第(3/3)页 忽必烈尊崇儒学“圣度优宏,开白炳烺,好儒术,喜衣冠,崇礼让。”不过推崇儒学是为了以后更好的统一天下,像身边的幕僚和儒士,如刘秉忠、许衡、姚枢、郝经、张文谦、窦默、赵璧等等,都是忽必烈亲自请来的。 并且为了收买人心,忽必烈还把“儒教大宗师”的称号授予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,以表示其对汉族的崇拜。 不过忽必烈还是很信仰佛教的,旁边有两位最为出众,就算是本人也挡不住两人的光辉。 其中一位被称为忽必烈的头号幕僚,八思巴,在藏义为“圣者“ ,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祖师。精通汉文化与蒙古文化,同时学习汉地的天文、历法、建筑、风水、地理、儒学等。 “圣者,你看如今宋朝大势已成,我们该如何是好啊!”忽必烈扭头看向八思巴,眼睛里有些无奈。 想着两败俱伤,渔翁得利,现在宋朝大获全胜,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。 只见八思巴睿智的眼神里透出一道光“确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,不过天意在蒙古,王爷不必担心,我会去会会这个摄政王。” “皇弟,你怎么看。”忽必烈突然看向了一位身着铠甲,手拿铁矛的男子。 此人身穿蒙古皇服,身形雄伟,甚有气派,生得相貌堂堂,不怒而威,双目电光隐现,冷酷而有一种透视人心的魔力,给人以精明厉害却又城府深沉的感觉,颇具雄才大略。 很显然忽必烈对其非常看重,此人正是忽必烈之弟,并且在军权上仅次于忽必烈,很显然对其的看重,此人原名旭烈兀,因仰慕中国文化,忽必烈为其易名为思汉飞,为人高傲,只服从忽必烈。 并且其人军事才能也非常出众,只见其眼里电光闪现,虎虎生威的开口道:“皇兄不用太过担心,如今我蒙古兵强马壮,还有三大高手,不必怕他,不过确实当今的摄政王不容小觑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