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四章 震撼(21/30)-《我没想当影帝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励志电影之所以被化成类型,在于它揭示的是普通人对环境的反抗,从而变为更好的人这一不变的规律,无一例外都是一个“圆梦”的过程!
    而《爆裂鼓手》呢?
    电影开头,是一个聚焦的长镜头:安德鲁一个人坐在走廊的尽头。他穿一件白色的T恤衫,在头顶白色灯光的映照下,仿佛披上了一层白色的天使光环。
    暗青色调的寂静走廊在画面的前景中形成了一片空旷的留白,摄影机非常体贴地往前移动,好让观众能够看清这个天使般的少年。
    这个镜头慢慢拉近,是努力练习的沈明饰演的安德鲁。
    然后J·K·西蒙斯饰演的特伦斯·弗莱彻从阴影中缓缓登场,首次露面就充满了神秘的黑暗气息。
    两人出现在同一张构图里,即使不懂他们说什么,也能感受到弗莱彻强大的气势还有安德鲁的软弱…
    达米恩拍摄J·K·西蒙斯用的是微仰拍的近景视角,很容易就给人一种强势的感觉!
    拍摄沈明则是平角镜头或者以J·K·西蒙斯的视角,俯拍…
    “明天去排练厅!”
    留下一句话,弗莱彻离开…
    按照一般的模式,开头是19岁的安德鲁被导师弗莱彻相中,进入正轨乐队,然后安德鲁会在老师弗莱彻的鞭策之下,虽经历了一系列失败打击,但最终凭借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最终的成功,成就了一番事业。
    大团圆结局!
    这就是标准励志片!
    《爆裂鼓手》如果是一个有音乐天赋的鼓手在导师压迫下,绽放了天赋,然后实现人生理想,沈明估计不会接,更不会这么用心演绎!
    往前一步,如果安德鲁意识到自己变得不像自己,然后离开舞台,回到现实,那就成了《穿普拉达的女王》的男版,沈明也不会这么有感觉;
    这部电影的魔力就在于安德鲁在弗莱彻的压榨下,被同化了!
    他也变成了疯子!
    “我宁可为了音乐,家破人亡,酗酒吸毒,34岁就死掉但被人铭记,也不愿家财万贯一生平安却不为人所知!”
    为了音乐‘梦想’?
    谈不上,他就是想证明自己!
    导演很用心刻画了安德鲁的努力:
    鼓槌让手磨起皮,留下血,安德鲁只是撕开一张创可贴,贴在虎口上,继续练习;
    他用冰水给发烫流血的双手降温止血,然后继续练习;
    甚至他都出车祸了,还是选择跑回舞台,明知道演出已经搞砸了,他还要颤抖地捡起掉在地上的鼓槌,可谓是在用鲜血祭奠作为一个鼓手的一腔热枕啊,不可谓不煽情…
    在最后登台表演的时候,弗莱彻临时换了曲子,乐队的其他成员都从容不迫地拿出新曲的谱子,安德鲁懵逼了…
    因为他根本没有练过这个曲子!
    为什么弗莱彻要临时改变曲子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