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三章、错综复杂-《琅琊榜之景若宁兰》
第(2/3)页
君臣二人见萧景宁神色不对,颇为担心的呼唤,萧歆更是直接的抓住了她的手,力气大得将她抓回了神,刚回神便落进了萧歆那布满担忧的黑眸中。
“我没事。”萧景宁摇头笑道:“只是想起了以前……”
说是最是无情帝王家,其实何处不相同……他们曾经其实真的很美好,很美好……父皇会突然对皇长兄与赤焰军下手,真的仅仅只是因为对皇长兄与赤焰军的忌惮、璇玑公主与夏江的设计,还是有别的什么原因呢?比如……萧景宁看向那个竹简,若不能见证大梁帝王的昏庸,他们有何底气来谈复国?
“这样的竹简当然不止这一卷。”知晓他们的疑惑,萧景宁淡淡解释:“凭借竹简层色以及上面的墨色与字迹,要判断制成的大约时期是可以做到的。后宫所存并不多,前朝应当不少才对。”
想不到萧景宁竟连这个都能精通,君臣二人固然皆非常人,对于此道也有所涉猎,能通过竹简层色判断年份,却并不能凭借墨色与字迹来判断具体。
“而且,”萧景宁又挑出一份折子递给了萧歆,道:“这竹简也非单独,此间亦有所回应。”
果然,那折子里看似在与荀若兰诉说当地风貌,但若将那竹简上的内容与之对照,便能发现端倪,虽然他们不知道到底交流了什么,但是上面确实用了同一种暗语。
所以能够接触荀若兰的庶务折子的人中,有南朝余脉,他们在用暗语交流。君臣二人心里同时一沉,他们万万没想到,重查前案竟然牵扯得那么复杂,不仅有东海,还有南朝。
然而这不仅仅是结束,萧景宁又将两封书信以及几张布帛、折子、帖子等推给了萧歆与萧平章,道:“你们再看看这些,我不知这属于哪股势力,但能确认当时的朝中这股暗流并不小,只是随着莱阳王获罪而亡后,这股势力忽然蛰伏了。此势力不属于东海与南朝,似乎就是咱们大梁的手笔,但我寻不清他们到底属于什么,这点只能你们去查。”
而后她指着剩下的东西道:“这些便是旁国的手笔了,北渝、南楚、北燕……各国都有,当时的大梁确实漏洞百出,这些黑手就在你们眼皮子底下伸了进来。连后宫都如此,更何况前朝?这些势力固然现今未现身,不代表便已经退出,更大的可能是蛰伏。陛下和世子接下来可有得忙了。”
说到这里,萧景宁眼中竟然露出了笑意,妥妥的幸灾乐祸,颇有那种损友善意的调侃之态。
萧歆:“……”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