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21节 无尘-《极限警戒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沈约说的是至深的修行之理。
    世人张口不离修仙、闭口不离元婴,却不知道此念不过是贪执,这世上有贪执之人从未有过长久。
    秦始皇执念长生,最终不过暴毙身亡,汉武帝贪图功名,结果落个妻离子亡的下场。唐太宗杀兄囚父,宋太宗兄弟阋墙,无不是因执权之故。
    帝王如此,修真亦如此。
    老子明言——执者失之。是以圣人无为,故无败;无执,故无失。
    偏偏那些说从始祖老子传下的修仙之道,益发的偏执。
    道家求成仙,释家求成佛,已成如今道佛两家信徒的执念,却不知道《道德经》通篇无一个“仙”字,释迦讲经,从不离“觉”。
    道佛已被魔化。
    执念成魔却不自知,执念成空却觉得悟道,却在不知不觉中贪嗔痴诸毒俱全,陷入自我欺骗中,不知自己仍是红尘摆布的可怜虫罢了。
    沈约所言的四禅八定是修行者对色界、无色界的细致观察,修行日深,所见所识终至无所有处定、非想非非想定。
    此为所识尽空,所想亦空。
    世人以为这种境界已是修行极致,却不知道释迦出家后遍修世间修行法门,四禅八定并非释家专有。
    释迦苦修功法,仍不能证道,知这些苦修的法门或许是证道台阶,却非真正的大道。
    以舟筏为道、以台阶为道,以楼梯为道,无疑是错把冯京当马凉。舟筏至岸、台阶通天,楼梯到顶,岸、天,顶方为道之所在,若是执着舟筏、台阶、楼梯不肯离去,那可见道却弃道,实则大错特错。是以释迦放弃苦修,受牧女之乳,再坐菩提树下,以慈为心,以悲拔身苦、拔苍生苦、拔世间苦,立下“不证菩提、不起此座”之心,终于得六神通却不留恋,直至目睹启明星才幡然证道。
    空非道,慈为法,真正的永恒,方是修行者要寻找的终极。
    沈约的念想迅疾的出现在众人面前,让完颜希尹等人见到后或欢喜、或铭记、或苦思……
    水轻梦缓声道,“不错,空中观有,方能窥视道之玄奇,你既知此理,为何不能如此?”
    她心中有了分疑惑。
    这不是对沈约的怀疑,在证空中妙有之时,她不但看到暖玉,看到了无边无量之网,还“看到”了沈约如网中光芒一点。
    那是一张神奇的网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