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可不就是有缘再会。 他一脸感慨,十分诚恳地拱手回道:“陆侍郎有缘再会。” 他顿了顿,倒也开口为之前的事道歉。 陆杨一时没防备,闻言有些惊讶。 不过他倒也没在意这些,毕竟以后都见不到了,计较这些也没用。 何况,他真没把那晚的事放心上。 等吴庆才说完,他笑了笑,“吴知府放心,我没把那事记心里。” 吴庆才听着,心里便更是惭愧。 “是我存了不好的心思。” “人之常情,吴知府其实也没有做什么。” 陆杨这句话也没有说错。 吴庆才只是安排了几场舞曲,主动权还是在他们这边。 若是皇上看上了,那吴庆才的打算才算成功。 而皇上没看上,吴庆才也没有做什么龌龊之事。 总的来说,吴庆才这人,其实也并没有坏透顶。 陆杨想起皇上先前说的吴庆才在这边名声一般,这评价在陆杨看来,已是不错,至少吴庆才不是什么大凶大恶之人。 有时候,对于百姓而言,倒也是件幸福之事。 至于政绩...... 陆杨打量了一下吴庆才,想了想,便道:“吴知府,其实您也是聪明之人,皇上话都说到这了,您应该往正确的道路上走才是。” 吴庆才一听,连忙点头,“陆侍郎说得对,我明白的。” 陆杨也没再说,让吴知府好好听皇上的话后,便上了马车。 高敬平和马才英还要忙接下来的事,起码要等下一季稻谷收割完,看看情况才能回京。 昨晚皇上说了,让高敬平和马才英好好把这边的事收尾,到时候回京,功劳肯定是少不了的。 陆杨昨晚也去找两人聊了些事,把这些年朝中发生的事都跟两人说了。 如今的朝堂,与以前已经不一样了。 起码等高敬平和马才英回去,只要站在皇上这边,仕途上肯定是没问题的。 陆杨能感觉出来,这吏部尚书也是皇上的人。 以前的朝堂,皇上或许有三分顾忌,但现在的朝堂,皇上说话,份量是十足十的。 其实这样也挺好的,朝堂势力太多,势必会出乱子。 皇上总归不会让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。 何况,以陆杨这些年与皇上的接触,皇上也不是昏君暴君,想来也做不出伤天害理的事来。 如果皇上长命百岁,他的晚年生活,其实是有保障的。 何况,虽然皇上比他年长些,但他并不认为自己会活得比皇上久。 所以他得考虑很多事。 比如皇上心里,属意的太子到底是谁。 若是品行不好的,他豁出去也不能让皇上立为太子。 回京的路上,陆杨想了很多,话也变少了些。 莫永并没有察觉,以为是赶路的原因。 别说陆杨话少,莫永这些天也没说什么话。 毕竟路上歇息没一会就得上车,马车颠簸,时间久了也让人没了说话的欲望。 整个队伍因为快速赶路的原因,显得沉闷又安静。 一行人赶了将近五天路,皇上像是意识到这样不行,便发话了,让慢慢赶路。 陆杨闻言,只是摆摆手表示明白,并未说话。 吴御医知道大家赶路辛苦,便趁着在驿站歇息时开了些安神的药。 顺道跟皇上提议,要不在驿站里歇两天,免得侍卫们身体吃不消。 赵烨自然同意。 有着吴御医的药方调理,大家歇了两天也缓了过来。 这一回不赶路,倒是比之前好受了些。 但也没好到哪去。 总归屁股都得受罪。 这来一趟去一趟,别说陆杨,赵烨也是有些受不住。 好在马车走得慢,不时还能下来走一走,倒也比之前好得多。 虽然心急京里的事,但赵烨还是把这股迫不及待压在心里。 压久了期待感倒是更大了。 夜里他常常会想起陆杨以前跟他说的事。 也不知道他们都带回来了什么东西。 有没有陆杨先前所以为的那些……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