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各种应酬且不必说。 首先,写了一封书信,信中写明了自己大婚的消息与日期,以及未婚妻的相关资料交由县衙代传京城,先呈翰林院上级,再由上级转呈朝廷。 这是必不可少的规矩,特别是五品及以上的官员更得呈报。 按当朝规矩,凡一至五品官员皆授以诰命,其母亲或夫人从夫品级,比如一品大臣,其夫人便可称之为“一品诰命夫人”。 不过,诰命夫人只是一个通称。 按照其子或其夫不同的官品,比如像首辅大臣这类的一品重臣,其夫人一般册封为国夫人。 此为一品。 二品为郡夫人、三品淑人、四品恭人、五品宜人。 册封为诰命夫人可不仅仅只是一种荣光,还要领取朝廷俸禄以及彰显身份的专有服饰。 遇上宫内有什么重大庆典,也会邀请一些诰命夫人入宫参与。 受到册封固然是无比风光的一件事,走到外面也更加受人尊重。 但,也要多多注意自身言行举止。 假如胡乱干扰政事,或是家事不兴,一旦被人举报并查实,便有可能会被剥夺诰命夫人的身份。 传了信,接下来顾鸣还得定制喜贴、买家具、准备婚房用品……等等与成亲相关的事务。 红楼梦第三册的手稿也交由刘德化,让其开始印刷。 还有状元府的规划与修建、现居小院中的布置、接收县衙划分的皇上亲口封赏的田地…… 总之,忙得团团转。 经历了上次的行刺事件,顾鸣提高了警惕,尽其所能在小院中布置了一个小阵法,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数。 此阵虽不能杀敌,但却能够起到困敌之效。 连续忙碌了几天之后,顾鸣抽空去了一趟兰若寺。 站在山下,便能感受到一种与以前截然不同的气氛。 以前,抬眼看向兰若寺方向,总有一种阴沉沉的感觉,现在,变得明朗多了。 山道也清理的干干净净,两边的杂草也变得整齐了许多,不像以前那样阴森森的。 拾阶而上,一路走到庙前。 此时的兰若寺已经焕然一新,虽然还在修建中,但却不见了以前的那种处处断亘残壁的荒凉。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生与一种欣欣向荣。 大殿、偏殿、厢房,已经初具雏形,框架已经搭起来了,至少有数十个工匠分散在四周忙忙碌碌。 之前的南院倒没有全部推倒,其中有几间相对完好的厢房已经修缮一新。 工地上,一个年轻和尚混在一堆工人中间,也不知在说些什么。 “十方!” 顾鸣微笑着唤了一声。 十方愣了愣,转头一看,不由笑嘻嘻跑了过来。 “阿弥陀佛,顾……大人,好久不见了。” “行了,你是出家人,别大人大人的。” “那还是叫你顾公子好了……” 出家人一般称百姓为施主,但遇上官府中人,大多还是会称呼其官名,或是大人之类以示尊敬。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。 当年佛家大兴,广开其门收纳弟子或是信徒,其风头甚至隐隐盖过朝廷。 许多贫苦百姓为了逃避兵役,或是不想在家过苦日子,便纷纷跑到寺院出家或是当个俗家弟子什么的。 每天里不用干活,念念经什么的就有饭吃。 而且,当时的各个寺庙皆有大量田产,且不用向朝廷上交一颗粮食,也不用纳一文的税。 不说富的流油,但那日子比起普通百姓来不知好了多少倍。 甚至还有不少朝廷钦犯也跑到寺庙里出家,佛家不是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? 一旦出了家,便说什么前尘往事了如云烟……不管以前犯下了多么滔天的大罪,也能借此机会逃脱罪责。 时间一长,朝廷终于感觉到了不小的压力。 粮收不齐,因为很多田地都是寺院的。兵源严重不足,收到的赋税一年比一年少…… 在这般情况之下,朝廷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。 于是乎,便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清理行动…… 最终收到了巨大的成效。 包括道家在内,也曾经历过类似的情况。 总之,对于朝廷来说,任何势力的存在都不允许威及到皇权的根基与威望。 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 出家人也不例外。 之后,朝廷推出了度碟制,凡出家人必须持有朝廷统一制发的度牒。如此,官府便能行之有效地掌控出家人的数量,便于统一管理。 既然纳入了官府的管理范围,佛、道两家自然便会经常与官府打交道。 称呼上,大多也会与普通百姓区别开来…… [感谢各位订阅、投票、打赏的书友,这里再说明一下,自上架之后至今,收费章节最少都是3000起,有的章节4000多甚至5000多字。 因此,就算两更,也相当别人家2000字一更的三更四更,所以不要说三郎懒……]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