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等到许加应吟完之后,院中一众书生却一片沉寂,似乎还在品味之中。 稍倾,马匀带头抚掌而击:“妙哉,妙哉,想不到许兄竟然深藏不露,吟出如此佳句来。” “不错不错……” “真的是意境幽深,令人叹服!” 几个书生由衷赞叹。 顾鸣却笑而不语。 “既然大家喜欢,那小生便再吟上一首!” 许加应乐呵呵说了一句,随之清了清嗓子又吟了一首诗: “月色溶溶夜,花阴寂寂春。如何临皓魄,不见月中人。” 吟完,不等其他人开口,故意瞟向牛化跃问道:“不知牛公子对小弟所吟的诗词有何高见?” 其实这一刻,牛化跃内心里可谓嫉妒的不行。 他自认作不出此等佳句。 但,碍于面子与自尊,也不可能大加赞誉。 有心说句不过如此,但当着这么多书生的面,假如有人起哄让他也吟上一首对比对比,岂不当众丢丑? 故而略一沉吟,终于有些不甘心地说了两个字:“尚可!” “呵呵,能得牛兄尚可二字,也算难得了!” 许加应讥讽地笑了笑,随之又道:“其实,这两首词曲并非小生所作,乃是西厢记这本书里配的诗句。” 此话一出,牛化跃不由脸色大变,心里方知上了许加应的当。 之前他还将西厢记贬得一无是处,现在又对书里的配词称了一声尚可,这不是自己打脸么? 还好,除了几个拍马屁的之外,其余的书生已然无视了他的存在,纷纷涌向顾鸣三人。 “许兄,西厢记一书能否借小弟一观?” “没想到顾公子不仅擅长写书,诗句也是如此出彩……” “真的是后生可畏……” 一时间,顾鸣三人抢尽风头,牛化跃与另外几个书生则寒着脸拂袖而去。 之后,顾鸣大大方方拿出自己写的《西厢记》《一千零一夜》《三言二拍:警世通言》共计十几本免费送给那些书生。 散不够的就相互传阅。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广而告之的机会。 其实这一次顾鸣带了大约五十本书过来,只是当着人面总不能凭空从随身包裹取出来。 以后再拿时便说托人带过来的。 经此一闹,顾鸣顿成了客栈里的名人。 再经一众书生口口相传,最终大半前来余坑府赶考的书生都知道了他的大名。 此乃后话,按下不表。 且说当天下午,在马匀的盛情相邀之下,顾鸣与许加应随之一起前往马府。 走了几步,顾鸣不由疑惑道:“匀之的家就在城内?” 马匀微笑着点了点头:“是的,距此不远。” “那你为何要去住客栈?” 许加应接口道:“匀之兄与我一样,喜欢凑个热闹,同时也好多结交一些朋友。” 原来如此! 走了不到一柱香的时间,便见到了一幢气势恢宏的临街阁楼,上下共三层,店面六间。 店铺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金字牌匾:古韵斋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