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太子他正的发邪!-《为夫纳妾十八房,我收将军做外室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太子江瑾礼,温令仪也是自小便接触过的。

    父亲在老皇帝那里地位高,温令仪这个宝贝女儿自然能享受到与皇子皇女一同入太学的机会。

    七皇子江瑾珩是装出来的温良恭俭让。

    可太子江瑾礼,却是真的至纯至善。

    夸张一点说……他正的发邪!

    温令仪刚到太学那会儿,正式父亲口碑最差之时,遭受不少排挤。

    那时,江瑾礼还不是太子。

    他的处境怎么说呢,太后十分不喜,表现在明面那种。皇后作为母亲对他要求又极度严苛。皇帝因他是正宫嫡出,管束自是不必说。

    小小年纪的江瑾礼,身边竟无一个玩得好的兄弟姐妹,属于自身难保了。

    此前温令仪与江瑾礼顶多有过点头之交,江瑾礼却能因她被排挤,闹到先生面前。先生和稀泥,他就去帝师那里告状,帝师了解了前因后果,或许也是不喜宰相大人的行事作风,只口头训斥带头欺负温令仪的皇子几句。

    江瑾礼这个认死理的,竟直接告到皇上面前。

    小孩子之间的事情,并未出现肢体霸凌,皇上日理万机原本也不想管。

    江瑾礼却板着一张小脸,长篇大论地将自己父皇说教一通:“父皇曾对儿臣说过:为人处世,当以光明磊落为立身之本,不可有半分苟且私念。尤身系皇子之尊者,上承宗庙社稷之望,下为万民表率之姿,更应体恤弱小、护佑良善,岂容恃权凌辱、以强欺弱之举?

    虽,宰相大人久有谗佞之嫌,为朝野诟病,然罪不及亲眷,其女何辜?

    温令仪一心向学,欲求圣贤之道、明事理之要,乃向善之良举。今若因其父之过迁怒于她,非但有违父皇教诲,更失皇子仁厚之风。

    儿臣以为,父皇当辨明是非,护其求学之途,断不可使其继续受辱!”

    没错,这傻孩子在为温令仪陈词的时候,还顺便狠踩了父亲一脚。

    那时父亲是名副其实的大奸臣。

    而江瑾礼说这些话的时候,宰相大人就在当场。

    这种例子不胜枚举,所以父亲才会说他过于憨直,不适合继承大统。

    你若是觉得江瑾礼对温令仪有私心才会如此袒护,那便大错特错。

    因为那傻孩子对谁都一个样。

    老皇帝的上位史过于血腥,十几个手足兄弟如今只剩两个,可能考虑再三最后才选择江瑾礼为太子。

    七皇子有样学样,但画龙画虎难画骨。

    父亲不看好太子继位,温令仪却不这样想。文韬武略是每位皇子的必修之课,难得的正是那份至纯至善,况且如今的太子性情已经并非儿时那般憨直。

    想要保全相府,想让大周百姓过得越来越好,必须是江瑾礼继位。

    也只能是他。

    但……

    你要是谈儿女私情,温令仪跑得比谁都快。

    就算没有嫁做人妇,就算没有卫铮在等她,温令仪也绝不会选这样的铁憨憨。

    她是嫌命不够长吗?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