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秦人,我匄若马!-《被赵王赶走,始皇拜我为丞相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百官顿时哗然。

    淳于越等博士皆是面露不满。

    叔孙通则没和他们坐一桌。

    喝着热茶,好像在想着什么。

    实际上这些事秦始皇都知道。

    公孙劫会受宠信,不仅是年少时情谊,也是因为他懂得分寸。知道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。就算他承玺监国,也不会恣意妄为。而是将国家大事整理好,然后再命人转交给秦始皇。

    公孙劫不仅是直臣,更是智臣!

    秦始皇同样打量着他们。

    很多事其实他心里都知道。

    太学一出,诸多朝臣都会不满。特别是这些迂腐顽固的博士,更会反对。不仅是为子嗣谋划,也是生怕外来的和尚会念经。

    儒家内部各有派别。

    同样的内容有不同的解释。

    他们作为博士,算是垄断了解释权。最起码就儒家典籍来说,是他们的一言堂。可等齐鲁大儒来至咸阳,还有他们什么事?

    比如毛亨和浮丘伯。

    他们皆是师从荀子。

    还都是公孙劫的师兄。

    有这层关系在,什么事做不成?

    “丞相,太学就全交给你了。”秦始皇看向公孙劫,“弟子方面,诸卿皆可举荐族中子弟。待太学修成,郎官就自太学内优先录用!”

    “臣等遵制。”

    众人皆是附和。

    这其实都在他们的预料中。

    公孙劫修太学,不是为了搞学术研究的。主要目的是要补充官吏,并且扩大招生范围。

    当初郎官是被豪族垄断。

    现在则要考试,择优录取。

    所以他们才会玩命反对。

    “禀上,臣以为如此不妥。”鲍白令之站起身来,抬手道:“郎官本是自豪族贵胄子嗣挑选,是为厚赏功臣。若欲修建太学,招揽百家名士,臣以为甚好。可若自其中挑选郎官,臣以为于功臣不公!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“臣附议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这一刻,很多人站起身来。就算曾和公孙劫关系极好的姚贾,此时也同样起身附和驳斥。

    这关乎到他们所有人的利益!

    秦国已灭六国,也该轮到他们分蛋糕。他们为秦出谋划策,说白点就是为了利益,给宗族子弟谋取出路。这年头可还没人喊什么王侯将相,宁有种乎。

    有姓有氏的大族掌控一切!

    将晋升通道牢牢把持在手中。

    想要上位,就得先投靠他们为食客。表现好的,才能被举荐为吏。关键是欠了这人情,以后可不好还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