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丞相暗中募集资金,越过御史大夫的监督强修太学,是否过分了些?” “老朽附议!” “即便公孙丞相现在承玺监国,如此重要的事也不该这般冒进。” 诸多朝公起身劝谏。 就连杨端和都不例外。 他并不是要和公孙劫为敌。 而是程序正义很重要。 当时廷议已经商定,暂时不修太学。可公孙劫却选择绕开秦廷,出售入学名额,用自己的法子去修。 是,公孙劫很节俭。 他还会自己贴补钱进去。 可这口子能开吗? 以后地方郡县长吏是否也能效仿? 县里面要修条路,上面没钱拨款。 县令能以此为由找豪商掏钱? 再让豪商之子进学室为弟子? 凭什么?! 这些商贾也配? 军功爵位去哪了? 秦法有言在先:有功者显荣,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。明尊卑爵秩等级,各以差次名田宅,臣妾衣服以家次。 没有爵位就是低人一等! 无限抬高官爵的地位。 这才能激励士卒奋勇杀敌。 公孙劫淡然饮茶。 目光始终看着淳于越。 儒家其实也有派别。 墨家三分,儒家则有八派,分别是颜氏、孟氏、漆雕氏……还有类似于是公羊学说,这就是解读的侧重点不同。包括荀子也是独占一派,主张性恶论、礼法兼治和王霸并用。 秦国主张以法为教,以吏为师。现在他主张修建太学,容纳百家大贤,明显是对儒家的发展有好处。 那淳于越为何驳斥? 很简单,利益。 就如同他支持分封一样。 公孙劫修建太学,自有其用意。明眼人都看的出来,是要以郎官制为基础,借此选拔人才。 太学一出,弟子必然扩充! 他们的子嗣又该怎么出头? 就以现在来说,现在儒家学说的解释权都在他们这些博士身上。可要把齐鲁名仕请来,他们又当如何自处? 至于公孙劫和张苍?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