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四章 、队友自动匹配机制-《复山河》
第(1/3)页
南京城。
“松林兄,安南都护府那边有意变革科举考试,如此大逆不道的行为,我辈读书人自然要出手阻止。
不过祸国殃民之臣,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地界上,我等当去永安为国锄奸。
你邀请我们到在这里来聚会,怕是于事无补!”
白发老者皱着眉头说道。
冤有头,债有主。
捣鼓科举改革的人,又没在朝堂上任职,把南京城翻过来也发挥不了作用。
想要消弭隐患,最好的选择还是直接去永安游说李牧,放弃这个可怕的想法。
如果可能的话,最好再揪出几个替罪羊,让他们完成“为国锄奸”的丰功伟绩。
事先商量好的事,到了要启程的时候,突然被孔松林出手打乱。
原来的共聚永安,变成了共聚南京。
倘若南京朝廷能够管得住安南都护府,那么直接找南京朝廷,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,地方势力强大,中央朝廷空虚。
内阁在执政的时候,经常被地方督抚拿捏。
本土都管不住,更不用说处于半独立状态下的安南都护府。
真要是不知死活的指手画脚,那是很容易伤到自家手脚的。
“君安兄,稍安勿躁。”
“科举之事,关乎天下苍生,不可不慎。
何况此事涉及到了劳苦功高的汉水侯,我等在行事上,就必须要更加小心。
截止到目前为止,安南都护府都没有举行过一次科举考试。
前些日子汉水侯刚上折子,今秋安南都护府会和其他州府,一起举行科考。
眼下关于科举变动的都是流言,尚未获得确切讯息,最少官面上没有发文。
我们就这么找上门去问罪,要问些什么?”
孔松林开口反问道。
他们这帮大儒反应如此剧烈,主要是科举制度,关系到了所有读书人的利益。
作为士林代表,这种时候不能沉默。
无论是为了利益,还是为了刷声望,都必须积极参与进去。
只要身体允许的大儒,纷纷加入到了抵制行动中。
遗憾的他们都集结完成了,流言依旧只是流言,官面上没有给出任何讯息。
要不要进行科举改革,具体怎么进行改革,现在谁也不清楚。
没有确切的讯息,就这么傻愣愣找上门去,那就是自取其辱。
汉水侯可不是好惹的主,他们若是过去无理取闹,搞不好能把老命搭进去。
乱世已经开启,皇帝都死了俩,何况是他们这帮书生。
“松林兄的意思是,我们暂时不去永安,先等安南都护府发布告示再说?”
孟君安一脸不爽的说道。
南京城距离永安府可不近,他们这些人又多是娇惯的主,受不了长途跋涉车马劳累的苦。
如果不能提前出发,等获得确切消息再行动,怕是不等他们赶到地方,人家试都考完了。
造成了既定事实,再想要阻止,就没这么容易啦。
获得了功名的学子,就是新制度的最佳拥护者。
他们这帮大儒嘴炮战力无双,真进入你死我活的斗争模式,那就是一群弱鸡。
不光他们武力值不够,全天下的读书人,武力值都严重匮乏。
一旦让汉水侯发现,只要自己的屠刀够硬,他们就是软脚虾,那就彻底完犊子。
“自然不是!”
“按照规矩,各地科举虽然是地方衙门组织,但朝廷也会派人巡视监督。
只要把负责监督的官员,变成自己人,我们就掌握了主动权。
到时候大家跟着一起南下,严格按照律法执行,想来汉水侯也说不来什么。
倘若真有人敢扰乱科举秩序,我们也不是吃素的!”
听了孔松林的解释,众人的脸色依旧不好看。
看似谨慎且完美的计划,却是建立在人家遵守规矩的前提下。
真到了安南都护府的地盘上,朝廷的法度还能发挥多少作用,谁也说不准。
在过去的岁月里,安南都护府就颁发了多部地方法规,有些内容甚至和大虞律存在抵触。
一度还引发御史弹劾,在朝堂上闹的沸沸扬扬。
当然,闹过事情就结束了。
朝廷只是象征性派人询问,收到了都护府衙门的回讯后,就直接告一段落。
事后一众知情者,全部都闭口不谈。
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