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三章、谁的地盘谁做主-《复山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出手阔绰也没用,她是见过大世面的。

    纵使金山银山,对侯府这种权贵来说,也就那么回事。

    作为规则制定者,汉水侯府能够调动的资源太过丰厚,甭管做什么买卖都能血赚。

    失败是不可能失败的,哪怕投资失误,也会有人帮忙把生意盘活。

    “哈哈……”

    “夫人,为夫如果不收,人家会寝食难安啊!”

    “且看着吧,后续要过来送礼的队伍,还会越排越长。

    大虞朝越乱,我们这边就会越热闹。

    如果都想着回礼,估摸着能把你累死。

    登记造册之后,记录一份名单给我即可。

    一应礼品,你看着处理便是。

    如果觉得不好意思,就安排一份土特产,作为侯府回礼交给来人。

    这些特产上不能有标志,可以稀缺,但价格不宜太贵。

    收到东西之后,看你的心情处理,不用告诉我了。”

    看自家夫人从悲痛中走了出来,李牧也很高兴。

    事实证明,忙碌是转移情绪的最佳方法。

    对这些送礼过来的人,他虽然没有多少好感,但也谈不上厌恶。

    最起码这些人,帮他哄好了侯府的女主人。

    至于礼品的价值高低,反倒是其次。

    从这方面来看,这波操作,也是挺双标的。

    安南都护府的法律中,就明确规定,禁止官员之间以任何形式送礼。

    收受商人礼品,更是被重点打击。

    没有办法,要遏制腐败滋生,这是必不可少的一环。

    安南都护府能够这么玩儿,那是内部自成体系。

    在都护府内部使用的人事部、军政部、财政部、政务部、农业部、工业部、商业部、监察部,实际上就是从大虞六部都察院演变过来的。

    如果仔细研究机构组成,就会发现这就是一个翻版的新朝廷,只是没有正式对外挂牌。

    各部官员都是都护府的私下编制,在大虞朝廷那边没有备案,更没有品级。

    从法理上来说,这些人都属于他这位汉水侯的私人幕僚。

    既然是管理幕僚,自然是自己制定规则。

    当然,这种遮掩瞒不过有心人,只是大虞朝廷那边选择性的没看见。

    朝中百官对他的要求,只有一个“别造反”,其他的事情一律好商量。

    “妾身明白该怎么做了!”

    “不过夫君,外面最近可很是热闹。

    民间传言,你有意改革科举制度。

    为了把握先机,最近可有不少人,到我这边打听消息。”

    景雅晴委婉的提醒道。

    科举制度是读书人的命门,科举改革牵扯甚广,稍有不慎就会惹出大乱子。

    士绅集团在安南都护府这边,没有多少影响力,但不等于他们就不关心。

    以李牧在朝中的地位,如果想要推动的话,完全可以带着大虞朝廷那边一起动。

    作为既得利益集团,肯定不想科举制度发生变动。

    如果明确提出了改革方案,他们自然会跳出来反对,但偏偏这只是传言。

    具体的方案都没有,想要反对也不知道从哪儿下手。

    鉴于李牧的威望,没人敢确定科举改革一定会失败,一些脑子灵活的都在做两手准备。

    科举改革肯定是要反对的,但也不能在这上面死磕。

    万一李牧捣鼓的科举改革成功了,提前掌握第一手消息,他们也能从中占到先机。

    “那些消息,都是我让下面人故意放出去的。

    后续还会有一些改革的消息,陆陆续续的放出去,试探大家的反应。

    等到时机成熟了,就在安南都护府试点。

    若是成果显著,再向全天下推广。”

    李牧坦言道。

    若是在大虞境内,他肯定不会在此时推动科举改革。

    内部抵触的情绪太过激烈,强行推动下去,很难取得想要的结果。

    毕竟,任何制度改革,都需要有人去执行。

    不能奢望一群依附科举制度的既得利益者,为了推动科举改革,就对自己挥刀。

    安南都护府这边士绅集团根本不存在,文官们也是一帮没有根基的外来户,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武勋集团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