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九章 、还都之争-《复山河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换成大统一帝国,情况就截然不同。

    长期顶着天朝上国的名头,从士绅勋贵到商贾百姓,都有与生俱来的傲气。

    欧洲殖民者,在大家眼中就是土鳖。

    这种发自骨子里的蔑视,能够影响大家的信心。

    人心只要稳住了,纵使和西方世界长期对抗,也只是短期正统。

    大统一王朝只要内部不出问题,外部的压力再大,也动摇不了根基。

    庞大的内需市场,能够消化掉出口中断,带来的大部分冲击。

    要实现这个目的,先得让欧洲殖民者知道厉害,最好选择就是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双方干一架。

    只有把他们打疼了,才会有和平。

    事实上,南洋地区能够保持稳定,也是军事讹诈的结果。

    欧洲殖民者能够获得大虞的情报,可不是他们情报部门多么厉害,而是李牧故意让他们的知道。

    当然,在具体内容上,还是进行了艺术加工。

    他们搜集到的讯息,都是大虞帝国的纸面实力。

    因为没有无法深入内陆,他们只能在沿海港口贸易,接触最多的就是安南都护府的军队。

    在这帮殖民者心目中,安南都护府军队的战斗力,就是大虞帝国军队的战斗力。

    有了这样的先入为主,哪怕大虞境内发生内乱,他们也没敢趁火打劫。

    错误的认知,让他们高估了大虞帝国的军事实力,为安南都护府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时间。

    刚进入南洋的时候,欧洲殖民者们没动手,后面他们就算想开打,手中的实力也不允许。

    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时间,安南都护府造军舰就和下饺子似的,几乎每个月都有军舰下水服役。

    光南洋舰队拥有的军舰,就超过了欧洲殖民者,在亚洲地区水上力量的总和。

    尝到了甜头,李牧准备再搞一次。

    利用缅甸战争,把欧洲殖民者引过去,在战场上给他们一个深刻教训。

    纸面数据上的优势,终归只是一组冰冷的数字,远没有亲身感受来的冲击大。

    想要一战打出十几年的和平,就必须留下充足的时间,让欧洲殖民者加大多缅甸王国的投资。

    投入的力量越多,就越能直观感受双方的实力差距。

    在往后的商业贸易中,这帮欺软怕硬的家伙,才会乖乖遵守规矩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侯爷,南京传来消息。

    各地督抚联手逼宫,要求南京朝廷回迁京城。

    京营和北方的边军,也参与了进去。

   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除非我们出手干涉,否则南京方面多半承受不住压力。”

    兰林杰神色激动的说道。

    现在的北方大地,就是一个巨坑。

    看似局势稳定了下来,实际上根本性,并没有得以解决。

    一旦南京朝廷回迁,就意味着朝廷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,用来稳定北疆的局势。

    当然,相较于前些年的时候,压力还是减轻了不少。

    安南都护府的移民政策,从北方带走了上千万人口,加上天灾人祸带来的人口减少,原来的人口过剩危机已经迎刃而解。

    需要朝廷救济的百姓,较之前的时候,数量已经大幅度减少。

    有好的一面,就有不好的一面。

    受战争的影响,京师许多设施都遭到了破坏。

    作为帝国的脸面,无论如何都不能让皇朝破破烂烂,朝廷必须掏钱维修。

    更棘手的是北疆防线,因为边军的南下,许多城防工事遭到了草原部落的破坏。

    一旦还都京城,边患威胁将再一次提上日程。

    到时候边军和京营都需要恢复编制,残破的北疆防线,也要朝廷砸钱砸资源重建。

    以大虞帝国那脆弱的财政,很难一下子肩负起这么多重要工程,朝廷势必需要进行取舍。

    无论优先哪一个环节,都会在其他地方留下隐患。

    “边军和京营要求朝廷还都,那是源于自身利益,本侯还可以理解。

    各地督抚们的选择,纯粹就是为了和内阁赌气。

    按照这种闹法,恐怕要不了多久,就会惹出大乱子来!”

    李牧忍不住感叹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