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七章 、天塌了-《复山河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改革不是一跃而就,向下属敲了敲边鼓之后,李牧就直接隐身。

    天下英杰如过江之鲫。

    历史上众多开国之主,依仗的核心班底,都是一开始就追随的乡党。

    以一县之才为核心,就能夺取天下。

    许多人缺的不是能力,而是施展能力的平台。

    安南都护府前期的官僚队伍,能力算不上太强,可是经过十年的磨砺之后,许多人都成长了起来。

    或许政治斗争手腕,依旧不如朝中的老狐狸,但治理天下的能力却远强于他们。

    出现这样的偏差,主要是环境导致的。

    相较于大虞朝廷,安南都护府的官僚们,日常工作要多得多。

    既要组织开荒生产,又要安置从国内来的移民,还要为大军外出征讨筹备钱粮。

    都护府下属的一众衙门,就没一个能闲着的。

    哪怕是看起来最闲的史官,因为李牧的要求,哪支部队取得了什么战绩,参与的官兵都有谁谁谁,个人的具体贡献……

    文官们赴任后,如何稳固新疆域,采取了哪些措施……

    需要记录存档的东西太多,名义上是史官,实际上都快成了档案管理员。

    偏偏还不能抱怨,这些详细资料,到了未来都是珍贵史料。

    全是都护府开拓中南半岛、南洋,再造新华夏的证据。

    作为史官,有义务把自己看到的一切,全部记录下来。

    哪怕安南都护府仅仅诞生十余年,官方记录下来的史料,也超过了以往任何王朝的总和。

    功绩摆在那里,对比历史上的任何大统一王朝都不逊色,亲眼目睹文明辉煌史诞生,史家肯定要大书特书。

    除了少数战争时期的黑历史,被一笔带过之外,剩下的全部都是据实记录。

    都护府发起的对外战争,在史官笔下都变成了讨伐四方不臣。

    史官也是人,在记录历史的时候,自然存在立场偏向。

    闲散衙门都在忙碌,其他一应政务部门,只会更加忙碌。

    尤其是负责移民的官员,常年在外面奔波,加倍更是成了常态。

    大家都很忙,根本顾不上内斗。

    现在正处于创业期,军方每打下一地,都会新增一堆的岗位出来。

    不愁没机会提拔,就怕自身能力不济,到了位置上无法胜任工作。

    相较于存量时代,一个萝卜一个坑,这会儿完全是黄金时代。

    地图每个月都在更新,没准哪天一觉醒来,都护府治下又多了一个省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缅甸王国。

    “那帮洋人怎么说?”

    缅甸王慌乱的问道。

    为了遏制安南都护府的扩张,欧洲殖民者也采取了不少措施,其中最主要的一环就是扶持土著政权。

    恰好经过数十年的励精图治,缅甸王国的国力也达到了巅峰,疆域北接云南南临印度洋,东连安南都护府西靠身毒。

    国内人口数百万,拥兵数十万,算是东南亚地区的小霸。

    前些年大虞朝衰落的时候,他们还入侵过云南。

    可惜这个霸主国,没有风光几天,安南都护府就突然崛起。

    亲眼见证都护府大军横扫四方,自知实力不济的缅甸王国,被迫收敛野心安分下来。

    为了自保,缅甸王国也发起了强军运动。

    恰好此时欧洲殖民者找上了门,双方算是一拍即合。

    大量的火器,从欧洲世界一船一船运往缅甸,换走他们的手中的象牙宝石。

    一时间欧缅贸易,达到了巅峰。

    靠着欧洲几大殖民帝国的帮助,缅甸王国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火器部队。

    战斗力怎么样,暂时不得而知,反正看起来挺唬人的。

    见成果颇丰,缅甸高层再次抖了起来。

    可惜好心情没持续多久,一则从大虞传来的消息,再一次让饶命陷入恐慌中。

    安南都护府居然上书大虞朝廷,说他们勾结西洋人入侵安南都护府。

    勾结西洋人他们承认,双方的贸易往来确实亲密了一些,但入侵安南都护府纯属扯淡。

    缅甸王国强军备战,纯粹是为了自保。

    哪怕对安南都护府有野心,也顶多在心里想想,绝对没人傻到要说出来,更不要说发起战争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