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欣玥笑眯眯的解释:“就是让孩子们一起跟他学书法,让他当老师。” “最好,师里还有别的能人。” “比如会弹琴的,就教弹琴,会下棋的就教下棋。” “到时候找师长问问,休息天能不能在托儿所搞几间教室。” “要学的孩子呢,也适当的交些钱当资料费,把星期天利用起来。” 这样? 陈秀丽觉得可行。 现在她家老梁在师里几乎处于半退休状态,外训、抢险什么的都不叫他去了。 如果能发挥余热,这也是好事情! “钱就不收了,大家准备好笔墨纸砚,谁要来学就来学,不愿意学的也别强求。” 肖师长听到这建议后,觉得非常好。 与政委商议后,决定从军官训练中心安排几间教室。 听说孩子们学毛笔字不要钱,不少家长都动心了,后来这培训班开得很大。 当然,这是后话。 九月一号这天,李欣玥早早地就到了学校。 新生入学考试安排在G大的报告厅,每人有一个号,对号入座。 好巧不巧,李欣玥与赵青青相邻。 出于礼貌,李欣玥朝她点了点头。 赵青青仿佛不认识李欣玥一般,坐下后身姿笔挺、目视前方。 既然这样,李欣玥也不看她了,拿出了白纸和笔。 入学测试考三门,语、数,英。 语文数学各一小时二十分钟,英语四十分钟。 中途休息十分钟。 这时代的试卷对于李欣玥来说,太容易了。 毕竟没一点专业性的东西。 语文用了五十分钟,数学只用半小时,英语十五分钟完成。 答题完毕,试卷反扣桌上,她就交卷出了考场。 林宇哲今天是志愿者,最后一门考完,他遇到了赵青青…… “难吗?” 赵青青冷冷地看了他一眼:“对于我,是小儿科,我当年在学校里的成绩不比你差!” “我知道,你想找的人不是我。” “不过你来迟了,她每一场考试没坐多久就走了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