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由于上游下了半个月的雨,如今这里情况已是万分危急。 高家圩群众在堤坝上已经坚守十几天了,人困马乏。 看到奔跑而来的解放军队伍,高宝兴大爷热泪盈眶:“这下好了、这下好了,部队来了、部队来了。” 是啊,部队来了。 有他们的人民子弟兵到了,他们就再也不怕了! “这里这里!” 有人挥手。 众人立即跑步前进。 到达堤坝之后,陈铭川让队伍暂时停下。 然后他高声喊道:“请问这里谁是负责人?” 这时,一个浑身泥污的汉子,步履蹒跚走了过来,声音沙哑已听不出原声了。 “解放军同志,我叫高建民,是高家圩大队的大队长。” “感谢你们过来帮助我们,我们真的快坚持不住了!谢谢、谢谢!” 一个七尺汉子,泪流满面。 他不是怕苦也不是怕累,而是喜极而泣。 陈铭川知道他们内心其实是害怕的。 水火无情,这滔天的洪水如果把河堤冲垮了,就算人撤离了,可这些庄稼呢? 庄稼可是老百姓的命根子。 他上前拍了拍高建民的肩膀:“你们辛苦了!放心,我们来了,绝不会让防洪大堤有任何闪失!” “高队长,我们是人民子弟兵,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应尽的职责,不用谢。” “我们是A师抗洪抢险突击队,我是这支队伍的负责人陈铭川。” “由我负责本次抗洪抢险工作,请给我们分配任务。” 高建民是真的太激动了。 他们的民兵、壮劳力全部坚守在这大坝上十余天,这三天情况又特别危急,很多人都累倒了。 眼泪,怎么也忍不住。 “谢谢,谢谢你们的到来!” “目前的情况是:土石沙包我们已经压了几层,但险情仍然不断出现。” “我们准备一方面继续加压沙包,另一方面采用打桩加固的办法。” “一会要请解放军同志分成两组。” “一组帮助我们搬运沙包,另一组帮助我们对大坝打桩加固。” “我们现在已经派了部分群众去寻找木桩、大锤等工具。” “一会我让群众先示范一下木桩如何打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