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李欣玥进了屋。 这是一个大厅,农家的屋子都是这样。 一个大厅、左右两边就是卧室,在外墙转角处再砌一个厨房与猪栏、柴棚什么的。 王家就是这种结构。 大厅三面漆黑的土墙、中间一张四方大桌、桌边四条高脚长凳。 除此之外,有几把竹椅子。 好简陋。 说真心话,李欣玥觉得这时代,真的好穷! “坐坐,队长,带媳妇坐桌边。” 陈铭川把两大袋东西放下:“大娘,今天我来你这是有事的,你别忙。” “这袋子里是我和战友们上山打的野猪、野兔,把它们做成了腊肠、腊肉。” “部队里没办法熏,想借您这地方把它给熏了。” “没问题、没问题!老头子,去砍些柏枝回来,我去烧火。” 柏枝加上米糠、粃谷一起熏,味道更加香浓。 两个孩子去上学了,大的已经十岁、小的也已经八岁。 王大娘接到一大包的礼品时,一脸的诚惶诚恐:“别别,这不行、不行。” “队长,您能来我家,老婆子我高兴。” “可您带这么多东西来,老婆子我就不开心了,这个我不能收。” 陈铭川看着老人家,一脸真诚:“大娘,我媳妇本事很大的,认了一对很厉害的祖父母。” “这些东西,家里可不少。” “不是特意给您买的,也不是我自己没有,您不收下那以后我就不来了。” 这话一落,王大娘眼眶红了。 这年代,谁家这东西会吃不完? 是儿子的首长关心着他们这两老两小,从自己嘴里省下来的! “我去杀鸡,你也不能拦。” 好吧,大娘就养了六只鸡,两只公四只母,因为生产队有规定,一家不能多养。 六只鸡,大娘过年才舍得杀一只。 母鸡得留下生蛋给两孩子吃。 大爷大娘都七十了,生产队上大爷干一天也就五个工分,一家的口粮要用现钱买。 虽然有国家发的抚恤金,但日子也不是太好过。 可大娘的心意,要是夫妻俩拒绝了,她心里会难受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