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陆景一句“你们的工作还不够饱和啊”直接给张太岳搞破防了! 张太岳直接跳起来喊:“呔!陆明远你别太过分了!” “自打我当上这个什么国首哪天不是忙的脚不沾地?” “好不容易最近终于把不少事情理顺忙完了,得了点空闲,你就觉得我们工作不饱和了?” 说话间,程风啸等民朝高层也都凑了过来。 就连性子比较温和的陆心明这时候也跟着指责道:“明远兄,伱这是完全没把我们当人看啊?” 张太岳越说越来气:“牛马骡子都好歹一年只忙活三个月呢。” 陆景听了直翻白眼。 别看这群人嘴上抱怨,但要是真把他们手里的权力卸掉,这些人比谁都能哭丧。 不过陆景也明白。 工作是要劳逸结合的。 绷的太久人是容易麻的。 但没想到这群家伙为了拉陆景出去踏青春游,竟然把宋玉蘅都给拉过来了。 宋玉蘅如今在民朝担任国事部的部首,直接对张太岳正常国首负责,加上她还是陆景这个万民部部首的妻子,所以宋玉蘅在民朝高层的地位比较特殊。 很多事情都是的实施和落实,往往都需要宋玉蘅在其中润滑。 就比如现在这种时刻。 宋玉蘅来到这里,巧兮盼兮道:“夫君,大家很久都没休息啦。可不是每个人都跟你一样,是无上神通者的。” 陆景起身笑道:“好好好,为了出去踏青,你们可是煞费苦心啊。” 张太岳理直气壮,叉腰说道:“怎样?!难道这都请不动你?” “请得动请得动,走走走。” 说着陆景把桌面上的文案,设计图稿,计划书等等东西全都收紧自己的山君剑内,然后大步走出房门。 张太岳大步走出陆景的办公室,显得格外开心。 等来到外面,陆景才发现今日的国事大楼里少了很多忙碌的身影。 陆景想了想,然后才明白,原来今日休沐。 自从陆景带着民朝入主中洲,把握京城后,他就让民朝上下各级严格执行休沐法令。 每七天为一周。 一周的最后两天为休沐。 如果在这两天工作,则必须支付相应的加班费。 而且,这休沐不存在自不自愿的说法。 如果被举报或者查到这两天有人加班却没有得到更多的报酬,那雇佣工人的商铺是要被处罚的。 此举一开始推行的过程里,很多商铺,商号都不理解。 很多仍旧实行着师徒制的商铺和商号更是带头反对。 以前他们可从来没有这种说法。 如果真这么搞,那两天的工作事务怎么办? 酒楼,浴汤,勾栏,戏楼这些常年都要开门做生意的地方怎么办?难不成也休息? 对此,民朝给出的办法是: 加钱! 休息的时候给出双倍薪俸,不是很合理吗? 而且民朝各级官署以及各级官营商铺全都带头实施类似的制度,并面向各方扩大自己的声音。 很快。 一些官字头的商铺就靠着优厚的待遇物美价廉的商品,在中洲各州府迅速扩张,成为天底下最大的商号。 这逼的中洲原来那些商人不得不跟牌内卷。 这让中洲那些习惯了吃信息差和物价差,躺着不动就能赚钱的许多商铺格外不爽。 但不爽也没办法。 谁让他们技术力和待遇都比不过民朝的官营商铺呢? 官营商铺也算是民朝的一大特色了。 中洲以往的朝廷都是对行商避之不及的,甚至为了限制商人,还特地弄出了“士农工商”的政令,搞了许多律令限制商人,比如商人不得考取功名,不得穿戴绫罗绸缎。 但结果呢? 商人总是会富起来。 然后商人用手中的钱兴办学堂,供养没有背景的穷苦孩子读书,考取功名。 一旦他们供养的穷苦读书人真的考取上了功名,那官场交际,获得官职需不需要钱? 那谁有钱? 于是有了功名的读书人和商人一拍即合。 事情就这么坏了。 既然如此,那为什么朝廷不直接下场经商? 利用朝廷的掌控力,把持粮食,盐铁,矿藏等等关系百姓命脉的生意,把整个朝廷的命脉牢牢把据在自己手中。 如此不好? 当然好! 在这套手段的把持下,民朝仅仅用了四年时间,就抚平了当初黄天之祸引发的灾难,并将整个中洲的繁荣朝上拉了一大截。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,陆景的无上神通变的更强了。 陆景感觉自己简直就是「国运」检测器。 哪里出了问题,国运是不是在向上,通过无上神通几乎一目了然。 至于官营商铺会不会滋生腐败,压榨等问题…… 肯定会有的。 人心中的贪婪就像是江川之水。 只要这江川之水还在流动,那贪婪就会如江川之上的浪头一样前赴后继,压不完,杀不绝。 但就跟打扫屋子一样,脏了就扫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