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当皇帝驾崩的消息传到高阁老府邸的时候,高阁老瞬间怔住,然后就披头散发,连鞋都不穿的往外跑! 但刚跑出屋外高阁老就又突然跑回来,极其严肃的盯着张阁老:“你待在这里,不要走动。” 说着,高阁老又唤来自己的长随,吩咐道:“你们好生伺候张阁老,若有丝毫怠慢小心你们的皮!” 那位白发苍苍的长随顿时恭敬道:“是,老爷。” 然后高阁老这才风风火火的往外冲过去。 而张阁老始终头颅微低,表现的十分恭顺,就像是没听到那石破天惊的消息一样。 直到长随也退出房间,张阁老这才慢慢的,如微风般吐出一口长长的气息。 他明白高阁老为什么如此着急,甚至将身为次辅的他都软禁在其宅邸中。 这种时候,只要第一时间冲到皇宫,然后控制住局面,那第一时间冲到那里的大臣,就会成为顾命大臣。 从而在新帝朝占据绝对的优势。 如果他是高阁老,他也会这么做。 可惜,他不是。 张阁老如大钟般端坐在椅子上,眼睛微闭。 无信息从他脑海中洪流般冲刷而过。 高阁老的个性。 京城的防务。 先帝身边的人…… 皇后…… 幼帝…… 当张阁老把所有信息都串联起来后,一个极其微小的可能浮现在张阁老心底。 他有机会独掌大权,成为首辅。 而这,需要高阁老犯错。 这有点过于随机了。 不过,张阁老把我住的那一线渺茫的机会就出现在高阁老身上。 高阁老太强势了。 强势到幼帝和皇后无法掌控他! 所以此时此刻,高阁老的强大反而成了他的弱点。 而张阁老的弱小,反而成了他的优势。 那么现在,他就只需要等。 等到皇后人心惶惶。 …… 另一边,高阁老在第一时间得知皇帝驾崩后,并没有第一时间去往皇宫。 而是来到五城兵马司,掌控全城兵马,施行宵禁,然后发动镇安司控制百官,然后才带着心腹赶到皇宫。 驾崩的景裕帝死在在椒殿内。 这是陆景把东瀛搞起来后,景裕帝用陆景贡献的赋税给自己修炼的娱乐场所。 类似以前的豹房。 若是以前,内阁诸臣,科道百官是万万不会允许皇帝兴建这种场所的。 但架不住这几年东瀛给的钱实在太多了。 所以百官也就默许了。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,皇帝竟然有一天会死在这椒殿中。 当高阁老黑着脸走进椒殿时,正看到椒殿内外许多太监宫女正跪在地上,犹如一个个沉默的坟包。 高阁老带着心腹官员走进椒殿,就看到衣衫不整的景裕帝趴在铺满锦锻的床上。 那不堪的死状让高阁老不由的悲从中来。 他脱下身上的大氅,轻轻盖在景裕帝的身上。 他拍着景裕帝的后背语气苍苍的自责道:“怪我,伱沉湎享乐,夜夜笙歌,我却不加劝阻,纵容你。” “是我失职!” 他与景裕帝亦师亦友,情感深厚。 所以看到景裕帝身死榻上,心中无比悲切。 这巨大的情感冲击下,高阁老不由得高呼道:“而今你先我而去,如今幼帝年幼,何以治国啊!” 高阁老声声悲切,而情悲之下喊出的这句话,却让侯在椒殿外的掌印太监冯宝听在耳中,记在心里。 因为高阁老的强势,以及他身为文官的傲慢,如今这一班朝臣全都对宦官格外不喜。 就连身为掌印太监的冯宝都被高阁老压的始终抬不起头。 整个太监群体在朝廷内外都毫无话语权。 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艰难啊。 而现在,曾遭遇过生死大难的冯宝福至心灵般的机会,把高阁老刚才那句话死死印在脑海中。 久在深宫摸爬滚打的冯宝敏锐的察觉到,这是一个机会! 很快,高阁老的声音在椒殿内响起:“来人啊,把今日当职的太监宫女全部送去慎刑司,听候发落。” 说完,高阁老的声音又顿了一下,才说道:“把这位嫔妃送到皇后那里去,听候发落。” 作为掌印太监的冯宝顿时在椒殿外大喝道:“是!” 然后冯宝身后的太监们迅速冲进椒殿,把那位嫔妃拉出来,拖出去。 直到这时候,高阁老才黑着一张脸从椒殿里出来。 路过冯宝的时候,高阁老还盯着冯宝看了眼,不过他只是冷哼一声,然后甩袖走了。 久掌大权,他已经变得傲慢自负了。 随后高阁老就来到文华殿,迅速主持起皇帝驾崩后的诸多事宜。 而冯宝则在高阁老走后就来到皇后寝宫伺候。 此刻皇宫内外忙碌一片,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了惶恐,生怕做错一点点事儿。 而身为掌印太监的冯宝却在为李皇后挑灯的时候故意手一抖,把手里的犀影灯罩掉在地上。 “啪嗒。” 灯罩落地的声音在黑夜里格外清晰,也吓的得皇后寝宫内外的宫女太监们浑身一抖。 可当他们看到出现失误的人是掌印太监冯宝时,他们又把头深深的低了下去。 风韵仍存的李皇后此刻正抱着年幼的太子,也就是明日的皇帝在寝宫内期期艾艾。 听到动静的李皇后顿时不悦的抬起眉眼,看到了犯错的冯宝。 李皇后心头的暴躁顿时被她强行压制了下去。 冯宝能成为掌印太监是有点东西的。 当初景裕帝还是太子的时候,皇孙总是闹觉,夜哭。 这弄的当初的太子府上下都没招。 直到后来冯宝犯了大错,被先先帝朝的掌印太监吕为方送到太子府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