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这位曾在大虞中枢一待就是几十年的前阁老好像真的老了,到如今在祠堂里更是跟睡着了似的。 但徐少升之所以不说话,是因为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家族日暮西山了的光景。 反者道之动…… 此乃天理啊。 早知道当初就应该跟自己那位好学生撕破脸皮,直接弄死了胡玉宪! 可杀了一个胡玉宪,然后呢? 后面难道不会再出现一个张玉宪,李玉宪? 徐家如今在大虞已然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气候,但凡上面缺钱了,就一定会想到徐家。 想到这里,这位曾经在中枢蜗居十几年的前阁老眼底闪过一丝狠厉:“发请帖,请胡玉宪前来一叙……不,我亲自去找他罢。” “另外,你们几房自己决定,选出两家从华亭老宅剥离出去,一股出海,往南去。一股北上,去往北方。” 中州自古北方出真龙。 徐家分出一股往北,如果华亭这边能度过此劫,哪怕华亭这边元气大伤,家道破败,那也能留下两支后裔,图谋东山再起。 如果徐家被夷三族,甚至诛九族! 那往北的可直接出关! 往南的可直接下南洋! 分支两处,重新缔造家族荣光。 鸡蛋,总不能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。 说完这些布置,徐少升招呼也不打,缓慢起身,离开了祠堂。 至于谁留下,谁走…… 各房话事人也都是一脸难色。 保不齐这是老家主的试探,万一离开华亭,那就意味着他们永远失去了继承华亭产业的资格。甚至要从一流世家跌落,沦为三流,甚至是不入流的世家。 而且一旦北上或者南下,那就相当于重新创业! 要跟到底那群刀口舔血的凶人争夺地盘,产业。 这可如何是好啊! 于是徐家祠堂内再次爆发新一轮的争吵。 …… 临安,馆驿中。 自从血溅观潮楼后,胡部堂就一直蜗居在馆驿中大门不出,谁也不见,但从余杭各地飞来的信鸟却络绎不绝。 显然胡部堂正忙着收服余杭各地的豪绅家族。 陆景房间里,宋玉蘅和裴关音都在。 宋玉蘅仍旧是满脸的担心,这次他们做的太绝太狠了,保不齐内阁会为了平息众怒拿陆景他们开刀。 眼看陆景还在房间里优哉游哉的翻看功法,宋玉蘅没好气道:“伱是一点都不怕啊!万一胡部堂兜不住,被推出去的就是你了!” 陆景却一点都不担心:“有什么兜不住的?你是怕那些地主们造反吗?他们就算造反,也就是在自己的地盘里横一横,成不了气候的。” 古往今来,除非赵家天子之前那种藩镇格局的场面。 往后的历朝历代,就几乎没听说过有地主能造反成功的。 反倒是各种活不下去的穷苦人能掀起浪潮。 陆景悠哉道:“想要造反,那得有军械,马匹,战甲,粮食。那些地主豪绅手里最多有军械,粮食,就算他们有马匹,但他们不可能有战甲。真要敢反,官兵一到,他们必死无疑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