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9小说网 - 都市小说 - 权路迷局在线阅读 - 344泾县调研

344泾县调研


梁健回到太和没多久,有人就已经从山口区这边收到了消息,得知了今天的意外。广豫元那边收到不少电话,都来问梁健有没有什么事。
  
  这都是一种关心,证明自己的存在。其实,他们既然收到了这个消息,那就应该也知道,出事的不是梁健的车。
  
  广豫元跟梁健说了几个关怀的电话,是不是全部,梁健不肯定。不过,这几个名字梁健还是记住了。既然他们有意想向自己靠紧,梁健也没必要将他们推得太开。经历了这么多的事,梁健是越来越明白,一个人在一个政府,根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。
  
  很多时候,能力的表现,就在于你能让这个政府里多少人臣服于你!
  
  第二天,梁健让翟峰将原本安排好的事情推后,再次赶赴山口区。进泾县的路成了这样,交通不便的地方,想必其他方面肯定也会落后很多。
  
  繁华都是和交通有一定必然关系的。
  
  有了第一条的教训,梁健只让区里去了一辆车带路,广豫元也和梁健坐到了一辆车内,两辆政府车和一辆日报的车,慢慢悠悠地开进了山里。原本是两个小时的车程,走了三个小时,终于到了那个坐落在四面环山的山谷里的小县,泾县。
  
  泾县的风景很美,车子开到县外那条山岗上时,从车上往下看,那将整个山谷尽收眼底的感觉,真的很棒。阳光从头顶洒落在谷底,一片金光中,就像是神祗一般。周围青山绿水,梁健忽然想,交通闭塞也有一定的好处,起码这里还像是一片世外桃源。虽然贫穷,但空气清新。只不过,人嘛,总是希望有钱,大部分人追求的生活品质都是需要钱来做基础的。
  
  县里的人早就已经收到消息,早早地就已经在路旁等着了,车子一到,竟是锣鼓唢呐,吹了个震天响。还有一队妇女腰间系着红布头,扭着秧歌,唱着欢迎曲。
  
  梁健赶忙让广豫元去叫他们把这些都停了,后面的记者却说这很好,抓紧了机会拍了好几张照片,才罢休。
  
  虽然这是泾县人民热情欢迎的一种表现,但放到了报纸上宣传出去,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见解。这个社会,对公务员对政府误解太深,很多小事都容易被放大化。
  
  梁健还是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,回头还是要让宣传部那边仔细把关一下。
  
  县里的房子大多都是比较旧的,不过县政府倒是看着挺新,白墙上画了水墨画,看着还挺有几分味道。旁边泾县县长解释:“这是之前美丽乡村的时候,区里帮忙弄的。”
  
  梁健看了一眼跟在旁边的区长,没说什么。
  
  在县政府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后,梁健提出要去附近的村里走走。县长有些为难,道:“这个时候,大多数人家都不在家里,而且这山路也不好走。”
  
  梁健道:“没事,我就四处看看。既然花了三个小时到了这里,总要实地去转转,看看实际的情况,你说对不对?”
  
  泾县县长看了眼山口区的区长,答:“书记说的是。那这样,我去安排一下,你们先休息一会。”他说完,就准备走。
  
  梁健叫住他:“安排什么?不用安排!现在就出发!”
  
  泾县县长有些急了,旁边的山口区瞪了他一眼,道:“既然梁书记说不用安排,那你就别安排了。现在就出发吧!”
  
  泾县县长这才领着梁健他们往外走。
  
  梁健看了看山口区的区长和一直没说话的区委书记,还有泾县的这两位领导,觉得有些怪怪的。
  
  泾县虽说是个县,但实际上,县上的面积和个镇差不多。来回总共就两条街,街边的建筑也都是一些很老旧的建筑,街上也没什么人,很冷清。
  
  出了县,再要往下面的镇上村里走,那就都是泥路了。泥路又窄又颠簸,车子根本开不进去,泾县的人平时去镇上或者村里办事都是坐三轮车的。那种烧柴油的三轮车,开起来声音跟拖拉机差不多。六七辆三轮车一起开起来,那轰隆隆的声音,震得人耳朵都有些受不了,说话都听不见。
  
  一路进去,风景都是很好,只是穷似乎真的很穷。路边上偶尔会看到一些零星的人家,大半都是九十年代的那种土坯房,很少能见到一栋楼房。而且即使是楼房,也是二十年前的那种楼房,而且没有墙面,红砖直接裸露在外面。
  
  到的第一个村,是一个叫洪村的地方。据泾县的县委书记介绍,洪村里基本上都是姓洪的,只有两户外姓人家。村里的人多多少少都带点亲戚关系,虽然家长里短地平时也有矛盾,但一旦有外部矛盾,都是十分团结的。
  
  迎接他们的是洪村的村支书,一个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头。老头虽然有些年纪了,但讲话声音有若洪钟,性格也十分爽朗。老头带着梁健他们在村里绕了几圈,村里的房子大多也都是二三十年前的老房子,以平房为主,也有两层的,大都比较简陋,不像江南这些地方,房子造得都跟别墅一样。
  
  走完一圈后,回到村里的办公室,是一个平房,旁边是一个幼儿园,所谓的幼儿园就两间房,这个时间,有五六个孩子在门前的平地上在玩,不过没看到老师。
  
  梁健问村支书:“幼儿园平时有多少孩子?”
  
  村支书回答:“平时有十来个吧!一半是村里人的孩子,还有一半是附近村里的。这里离县上远,放在家里就得要有一个人整天看着。我们这里,农活多,不干活就没钱过生活,有人看孩子,就少分收入,这吃饭的嘴多了,挣钱的人反倒少了,您说,这日子是不是得越过越穷,所以呀,索性就弄了个幼儿园,雇两个女人帮忙看,既让孩子有个玩伴,也解放了大人的时间。一举两得!”
  
  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,年轻人大部分都出去打工了,孩子没人照顾,就放回老家。梁健看着那些一个个玩得很开心的孩子,又想到霓裳。真是人不同命啊!
  
  梁健又问村支书:“那如果上小学呢?”
  
  村支书肩一耸,道:“上小学就只能去县里了,不过县里远,每天来回不现实。有些家里穷,付不起住校费的,往往读个一两年就不读了!”
  
  村支书说完这话的时候,旁边县委书记和县长的脸色就有些变色,县长忙打岔说道:“其实这个问题,我们县里也考虑过。有些家里实在贫困的,学校会给予减免住校费,但是还是有家庭不愿意去上学。主要还是观念问题。”
  
  梁健没理会,继续问村支书:“现在村里,主要靠什么挣钱?”村支书说:“挣钱啊,主要就是靠卖一些山货。不过,这两年,不少外面的人到山里来采山货,这收成是一年比一年少了!”
  
  村支书所说的山货,是这里的一种特产。梁健之前在县里的时候,吃过。味道还挺不错。梁健问他:“那现在大概多少收入一年?”
  
  村支书想了一下,回答:“好一点的话,能有个七八千到万把块。要是遇到收成不好的年头,一两千也是常事。”
  
  他刚说完,突然泾县县长咳了一声。梁健看了他一眼,问:“怎么?感冒了?”
  
  县长忙解释:“没有!喉咙里有点不舒服,可能刚才是有什么东西。”
  
  梁健收回目光,继续跟村支书说话。
  
  村支书刚才所报的年收入,是按户的。一般一户人家三到四口人,那么人均年收入在两三千左右,年成不好的念头,就只剩下四五百,这个浮动很大。但是梁健觉得村支书的这个数据是有缩水的,现在的人都往外面跑,去打工。外面打工虽然辛苦,但收入还是可以的。不过,外面开销也大。
  
  从这个村里的房子来看,跟江南大多地方比,那还是很落后贫穷的。
  
  只不过和国家级贫困县来比,似乎又要高一点。
  
  这些念头只在梁健脑海里转了转,并没有说出来。这一次下来,主要是摸一摸各个贫困县的实际经济状况,调查一下医保普及的情况,对于是否符合贫困县的标准,却不是这一次的目标。
  
  洪村看了一圈后,没有多留,就直奔下一个地方。因为每个地方都相隔比较远,跑完两个地方,太阳已经开始西斜。今天梁健还要赶回市里,也就没有再多走。
  
  回到县里后,县长和县委书记留吃饭,梁健没有留下,直接就出山了。出山后,梁健就直接回了市里。
  
  回到市里后,梁健将广豫元叫到了家里吃饭。吃过晚饭,梁健先让广豫元到书房等他,他陪霓裳读了会书,才去书房和广豫元坐了下来。
  
  梁健这次叫广豫元过来,是有一个想法想跟广豫元聊一聊。这个想法是有关于泾县的。这一次他去泾县,有比较大的感触。
  
  第一是交通不便。这一点最直观,他们为了这一次的泾县之行,差点还付出了三条人命。所以,要想让泾县脱贫,恐怕修路是第一件要做的事情。
  
  第二是那边很穷。这一点和第一点,其实是有因果关系的。
  
  第三就是医疗条件问题。从以往的数据看,泾县的人长寿的不多,虽然那边风景不错,空气也好,但那边交通不便,经济落后,这两点带来的就是,医疗条件的不足,和百姓观念的闭塞。人们生了病,往往都会选择拖,最好是能自己好,实在好不了,又撑不下去了才去医院看。可村里都没有卫生所,只有县里有个卫生院,条件也很一般,而到区里路太远,收费也贵。按照他们的年收入,一年的收入恐怕都支撑不了一次大病。所以,很多人都是小病拖成了大病,然后最后变成了不治。这一点,又联系到了医保。梁健这一次下去,并没有深入地挖掘医保的问题,但初步了解,医保在泾县普及程度并不是很高,很多人家都是没有办的。按照泾县县长的说法是,百姓不愿意出这个钱交这个医保。